光伏行业急刹车,政府、企业哪方更有理?
近日,政府三部门发文要求光伏发电:控制新增规模,加快补贴退坡。
随后,包括通威集团刘汉元、阳光电源曹仁贤等11位行业大佬发出紧急诉求,希望变革不要太激烈,怕行业承受不了,一下子陷入困境。
一方政府出台调控,一方企业紧急诉求。
孰是孰非,怎么看?
光伏新政
6月1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因文件落款时间为5月31日,业界又称为“531新政”或“光伏新政”。
政策落实未留缓冲期,被视为光伏行业的“急刹车”。
从官方公布的文件看,光伏新政重点强调三方面:
一、2018年各地暂不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
二、2018年分布式光伏发展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
三、新投运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统一降低0.05元;“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项目,补贴标准降低0.05元,至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总结来看,光伏发电“要控制量,降低补贴”。
这与此前规划有不小出入。
先看普通光伏电站,原计划2017-2020年新增建设规模(剔除领跑技术基地)分别为1440万千瓦、1390万千瓦、1310万千瓦和1310万千瓦。
再来看分布式项目,兴业研究报告显示,指标维持与2017年持平,但不同于2017年户用不占指标,目前户用光伏被计算在内,相当于变相降低指标规模。
报告预计2018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或将大幅下滑至30GW,2017年这一数字为53GW。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光伏的发展,《通知》的要求是大势所趋。“近两年来,中国的光伏发展太快了,出现比较大的弃光和补贴缺口,因此能源管理部门这次出台政策进行急刹车。”他说。
关于此次《通知》出台的背景,6月1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就此作出解读时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光伏发电弃光问题显现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政策。
“我国光伏发电历经成长起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等阶段,当前发展的重点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上来,需要从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上述相关负责人还说,这是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光伏发电发展的基本思路。
紧急诉求
政策甫一发出,市场各方反应不一。
资本市场反应最为敏感,周一开盘光伏企业批量跌停。跌势还传导至新能源、充电桩、锂电池、风能等板块。截至6日收盘,光伏太阳能仍处于跌幅榜靠前位置。
不同于资本市场利空,多家公司乐观看待光伏新政。包括林洋能源、九州电器、东方能源等在新政出来后,与投资者互动时表示,影响小,或影响有限。
但仍有11位行业大佬致信新华社,对三部委出台“531新政”提出了不同看法,建议:给已经合法批准建设的项目一定缓冲期;降低规模的幅度不应过大;支持光伏行业进入不需要补贴的最后一公里。
“这个文件一出台引起了全行业的巨大反响,大家都觉得天要塌下来。”6月3日,11名光伏行业的企业家在他们联名所写《关于企业家对三部委出台531光伏新政的紧急诉求》(下称《紧急诉求》)上说。
比如分布式光伏,项目涉及面广,其中户用光伏更是牵及全国各地几十万百姓的切身利益。今年分布式光伏指标10GW左右,实际1-4月已经装机10GW。
广东省太阳能协会调查72家企业认为,光伏新政推出对3355个项目有影响。
另根据新政,新增光伏装机没有普通地面地站指标,领跑者6.5GW,分布式10GW左右,扶贫4.2GW,明确的共有20.7GW。如果有增加,今年指标最多28GW。与去年53GW相差很多。
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大涨大跌都不是一件好事。《紧急诉求》称,由于光伏新政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资本市场对光伏没有信心;现在有些金融及租赁机构对光伏项目融资及光伏企业贷款进行提前回款,企业压力骤增;许多项目因为突然停止,产生许多纠纷,影响面很大。
对此,《紧急诉求》提出的建议有:
给予已经合法批准开建的项目一定的缓冲期;
降低规模幅度不应过大;
给分布式小型工商业自发自用及户用光伏单独指标。
专家:补贴来源问题是关键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专家一致认为,判断新政力度是否过大关键看“补贴”。
政策该不该有缓冲期?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政策不留缓冲期一方面是补贴缺口的确很大,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企业在缓冲期抢装(光伏装机量)。但同时政府应该考虑,已经在建或纳入计划的项目,是否可以可以给一个改革的时间,比如“地方政府依法支持”,为避免大范围“受伤”,企业可以和地方政府谈。
量该不该控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认为,不能因为补贴有缺口反过来限制光伏产业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多付点钱,是正常现象。
在林伯强看来,太阳能肯定要发展,但不能长期依赖补贴。新政虽然控制了规模,但如果能想清楚补贴的问题,明年“光伏发电量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新政至少有一个信号是明确的,如果不需要补贴,发展分布式光伏没有问题,从量上没有限制。
补贴从哪来?
促进光伏发电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补贴。按照11位企业大佬的说法,从2015年底到现在拖欠光伏的补贴已经达到1000多亿元。
周大地认为,补贴来源有限,主要从电费里收一个固定的份额。但用电量的增长是有限的,电价又面临“压着”的局面,相比光伏产业发展的速度,这两者之间就不成比例了。因此,就要合理降低成本,一方面从中间环节上压缩成本,另外一方面从终端电价上做一些调整。
11位企业家致信中也提到,如果把全社会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全部收上来,缺口就会大大减少,如果社会用电每度附加增加到3分钱(现在是1分9)那补贴将全部解决,中国目前的居民电价还是很便宜的。
在林伯强看来,没有哪个行业是靠补贴做大做强的,最终还是依靠企业竞争力。因为补贴到一段时间肯定要退出,企业对此不能抱有幻想。从长期看,光伏要发展,补贴要降低,这是没有疑问的。
(来源:国是直通车,第一财经网)
热点活动
3、会议 | 丝绸之路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走出去”经验分享交流会(免费)
经贸商机
实操资讯
3、去邮局买菜?